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网络中国节·中秋

【网络中国节·中秋】“两节”将至,医生提醒:小心“节日病”找上门

信息来源: 大庆晚报 发布时间: 2023-09-28 09:12
打印 【字体:

  

  中秋节、国庆长假即将到来

  各种形式的聚会接踵而来

  过量饮酒、暴饮暴食会打破生活作息

  在此医生提醒

  欢度节日,小心“节日病”找上门

  节假日哪些疾病会找上门?

  近日

  记者来到市第四医院急诊科

  采访了急诊科主任伞春雨

  A、吃鱼小心鱼刺

  “每年长假期间,急诊科的病人都比平时多,往往都是急危重症病人。”伞主任说。

  记者了解到,去年小长假,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6岁的孩子来到医院急诊室,原因是孩子咳嗽严重,无法进食,拍片后医生发现孩子肺里有东西。

  医生结合问询病史了解到,孩子被海苔呛到过,当时咳嗽一会儿就好了,家长没有在意。事后几天孩子咳得厉害,家长以为孩子感冒了,一直按照感冒治疗,然而病情没有丝毫好转,后经医生诊断,孩子左侧主支气管堵塞,右侧肺部也有炎症,当医生为其取出异物后,孩子的咳喘症状缓解不少,只是还要入院接受抗感染治疗。

  另外,节假日吃鱼喉咙卡刺的人特别多,值班医生经常三更半夜被叫醒,帮患者拔鱼刺。

  伞主任提醒:老人、小孩及没有咀嚼能力的人不宜吃小鱼和鱼刺多的鱼,吃鱼时不主张边讲话边吃鱼。一旦被鱼刺卡住,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停止进食,吃东西会让鱼刺进一步往深扎,取出来的难度加大,还会引发感染、脓肿。

  B、饮酒切莫过量

  “每年长假过后,有不少醉酒者来就诊。”伞主任介绍,醉酒者80%是年轻人,很多醉酒者送来时情绪激动,吐得诊室满地都是,醉酒者没有控制能力,有的胡言乱语、又哭又闹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诊秩序。

  伞主任说,曾接诊过一名患者,和家人聚餐,喝了两杯白酒后突然感到腹部不适,随后抽搐不止。

  检查发现,该患者已患有酒精肝,大量饮酒后引发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脑病。

  伞主任提醒:喝酒千万别贪大,空腹喝酒酒精吸收快,对胃肠道伤害大,喝酒前最好食用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。

  另外,如果发现醉酒者情况不好,第一时间要让醉酒者头部歪向一侧,防止其呕吐;如果有呕吐,要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,以防窒息或者肺部感染,并及时送医。

  C、过敏体质慎吃海鲜

  “十一期间正是吃海鲜的季节,过敏者慎吃海鲜。”伞主任说,曾接诊过一名急诊患者,吃螃蟹过敏,喘不上气。

  这名患者是过敏体质,假期抱着侥幸心理吃了一只螃蟹。结果,当天下午全身出现红疹、头晕恶心、呼吸困难,经医护人员救治,症状逐渐缓解,病情得到控制。

  伞主任介绍,过敏体质的人吃螃蟹后会产生异性蛋白,这种异性蛋白作为抗原再次进入人体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,产生免疫应答,从而出现过敏反应。因此,患有荨麻疹、湿疹、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人不能食用螃蟹,否则会加重过敏症状。

  “出现过敏症状要及时就医,不要擅自用药,否则可能会延误救治时间,出现休克、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,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。”伞主任说。

  D、一旦发病及时就医

  “急性肠胃炎也是假期常见的疾病,亲人朋友聚会,吃喝玩嗨了,胃受不了了,于是拉肚子、胃痛、肚胀等疾病都找上门。”伞主任表示,胃的承受能力有限,尤其对老年人来讲,消化能力减退,胃肠适应能力较差,暴饮暴食不但会造成消化不良,还会诱发胃病发作。

  除此之外,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高发。

  伞主任表示,曾接诊的一位患者,因血压控制得不好,聚会时抽烟饮酒,突然出现剧烈胸痛,大汗淋漓,半个多小时仍未缓解,家属将其送到医院救治。心电图显示急性心梗,入院后开通血管,最终这位患者转危为安。

  伞主任提醒:如果突然出现胸闷、憋气、胸前区疼痛、大汗淋漓、头晕等症状,均应及早就医检查,一旦发病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